学生工作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学生工作>>学生活动>>正文

【双节播报】“以青春之我 赴科学之约”——第三届“我与青年博士面对面”讲座精彩回顾!

2025年10月28日 20:42  点击:[]

为帮助有志于参与科研的学生了解相关细节、加强指导交流,第三届“我与青年博士面对面”讲座于10月28日在东莞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办,由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委员会承办,特邀李雪萌博士、杨小骏博士、周军智博士三位杰出学者担任主讲。三位博士分别以科研方法论、科研经验谈以及创新育才观为主题展开分享,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、启发深刻的学术交流。

科学方法论

李雪萌博士围绕科研基本框架、文献研读要点及创造能力培养三个板块,系统介绍了科研流程、科研类型、常用实验与模式生物,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实验操作与研究对象参考。 随后传授了文献阅读与调研的方法与技巧,突出了细节与心态的关键作用,并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维度学习与实践激发创造力,帮助同学们掌握在科研中寻找新研究方向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。最后通过对其科研团队的简要介绍,带领同学们构建起对团队科研模式的基础认知。

科研经验谈

杨小骏博士从科研技能、团队沟通、个人成长三个维度出发,详细讲解了多线程工作推进、论文撰写细节把控、科研审美培养、原始数据留存等关键技能,分享了在科研团队中与导师、同事、合作者的高效合作方式及沟通技巧,强调了团队协作对科研推进的重要性,引导同学们保持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态度与诚实的科研精神。同时,就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组、分解科研任务、熟悉实验原理、捋顺科研逻辑及凝练研究目标,杨小骏博士给出了实用建议,助力同学们快速适应科研、提高研究质量。

创新育才观

周军智博士聚焦创新思维培养与科研实践应用,明确了创新思维在推动医学进步、提升个人科研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,并给出夯实医学基础、推动跨学科学习、培养批判性思维,以及营造科研氛围四条培养路径。在实践层面,他指出应灵活调整实验方案,深度挖掘实验结果,鼓励同学们探索科研兴趣、培养科研耐力,并善用团队协作的优势互补,以提升科研效率与创新能力。 此外,他还介绍了实验设计、数据采集与文献综述等核心方法和技巧,为同学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。

答疑环节

讲座后的答疑环节,将现场的学术氛围推向新的高潮。同学们相继提出学术问题与现实困惑,包括对科研的独特见解,如何平衡科研与课业、调整科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感等,展现了勤思善问的风采。三位优秀学者则给出鞭辟入里的建议,生动诠释了学术传承的温度。

第三届“我与青年博士面对面”讲座在诚挚的分享与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。三位博士的分享由浅入深,使大家“知其然、善其器、明其道”,传递了科研背后的严谨逻辑、协作精神与创新意识,在激发学生科研热情、推动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(文/袁曼斐、江智锐 图/邝政 审核/宋敏、杨陈 复核/李斯璐 审发/梁志勇)



关闭